第51章 细节暖人心-《重生之我全都要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12月23日,星期一,平安夜前一天,也是顾辙的生日。

    不过,今年的生日,他却过得非常仓促忙碌,周末积压下来的手续,全都得赶在这一天跑完。他还特地请假翘了一天课,来专门处理。

    整个上午,他都在操心专利申请的事儿,寄出了足足四项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:

    首先是一种基于伽马聚谷氨酸的交联剂水合物隐形眼镜新材料。在保护范围方面,顾辙也是尽量发挥他的法务专长,把权利要求写得尽量宽泛而又滴水不漏、减缓将来发明公开后、最优配比暴露的时间。

    换言之,就是虽然专利法的本意是“用公开换取保护”,但他依然跟很多材料化学领域的企业一样,事实上打打“不充分公开,但别人又抓不到我把柄”的擦边球。

    其次,是这种材料的实验室小规模制取方法。

    再次,是用这种材料配合传统的隐形眼镜离心机进行生产的工艺、以及为了该种工艺而改良的离心机模具底膜材料,进行工业化生产的方法……

    这第三项专利,外行人听起来或许会有些懵逼,大致解释一下就理解了:原先的离心法生产隐形眼镜,有一个对精度影响比较大的点,

    就是镜片在凝固后、从碗状模具里取出来的时候,表面容易被粘黏拉扯出瑕疵、毛刺。如果凝固过程之前加润滑剂的话,虽然可以防黏,但润滑剂也会被离心力影响出现厚薄,所以不能用。

    这也是原先旧工艺不得不配合二次光学打磨、导致生产成本暴涨的重要原因。

    而顾辙把隐形眼镜用料改良之后,原先的模具表面镀膜,就更没法用了,因为每一种化学物质凝固后容易跟哪些其他物质粘连,都是有其独门特性的。

    顾辙把材料改了,镀膜当然也要改,要选最契合此种“伽马聚谷氨酸水合物”的镀膜材料,确保成品脱模的时候一点都不会粘出瑕疵,或者至少黏连精度下降比原先低一两个数量级。

    最后,既然离心机镀膜的改良发明都申请了,那第四个发明,自然就是这种镀膜本身的合成方法了。

    顾辙一天之内,拆分构筑起了由四个发明级专利形成的专利集群,让未来对他有兴趣的竞争对手,想绕都不可能绕过去。

    当然,顾辙也不是全知全能的,这种“伽马聚谷氨酸水合物”的后续工业化大规模制取,他是完全没办法,只好将来找合作伙伴来研发、让渡分润几个工厂化阶段的次要发明出去。

    谁让他绝对实力还太弱,至今只有一台买来的二手离心机和一个租来的实验室呢。

    此外,除了这四个发明级别的专利,顾辙还不忘堆了一些次要的、不那么值钱的外围实用新型。半天之内足足寄出了十几份申请文件。

    上午搞定了专利申请之后,下午他还不忘继续布局投稿他的论文,把科研过程中一些可以披露、相对不涉密的环节,都投递出去——至于论文的内容,当然不可能是当天写的,而是之前两个周末陆续写好的。

    这次的论文,大部分就跟郑教授没关系了,因为这本来就是顾辙公司的科研项目。

    顾辙直接以自己的名义,投了一篇希望能尽快刊登的文章、到《东海大学学报-英文a辑》。

    又投了两篇不那么急、但确实有点干货的文章,到《pi》上。因为是第一次投外部期刊,而且没有教授的背书,估计编辑那边可能就要卡两三个月,同行评审也不会快。但没关系,也算是为以后铺路了。

    02年pi的sci影响因子大约在1.5到2之间,期刊名字意译过来应该是“国际聚合物”的意思,专门刊高分子聚合材料的文章。比《东海大学学报》的0.35影响因子,至少又高了三四倍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