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一章:帝心难测-《我的姐夫是太子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张安世道:“臣请陛下明示。”

    朱棣慢悠悠地道:“取茶盏来。”

    张安世便忙是去取来了茶水。

    朱棣坐在寝卧上呷了一口,才道:“张卿家,你来说说看,什么是天子?”

    “啊……”张安世一愣,这个问题实在有些突然,但他还是想了想道:“自是九五之尊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却是摇头道:“九五之尊是没有错,生杀夺予,雷霆雨露,言出法随,这些也都没有错。可是……朕终究还是人。”

    朱棣说得娓娓动听,他轻张唇片,慢悠悠地接着道:“自是因为天下这样的权柄,却操之于朕这样的人之手,那么……就不免……会有无数人觊觎大位,毕竟……朕是人,他们思量着,自己也是人嘛。更有人或攀附,或逢迎,或谋夺,总是希望能从朕的手上,得到一点什么。”

    “可怕啊……”朱棣居然发出了感慨:“百姓们都说,不怕贼偷,就怕贼惦记。可朕乃皇帝,自接了大位以来,必然就有千千万万的人,惦记着朕,围绕在朕的身边。张卿,你现在可知,什么叫做高处不胜寒了吗?”

    张安世跟着发一句感慨:“是啊,现在人心不古,世风日下,真是什么人都有,幸赖臣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朱棣摇摇手,示意张安世不必再说下去。

    都说人老成精,现在的朱棣,虎目闪动,虽无当初之勇,却有了从前所没有的精明。

    他继续道:“去岁,朕旧疾复发,随口与人提及。于是便有一待诏之翰林,希望朕能广召天下奇事,为朕治病。”

    朱棣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:“张卿以为……这里头有蹊跷吗?”

    张安世想了想,摇头。

    朱棣又道:“朕起心动念,于是便随口询问,当即,便命礼部侍郎耿文忠寻访天下名医。数月之后,耿文忠至福建布政使司,推举了一人,便是这徐真人,说此真人的丹药极为灵验,能够延年益寿,更能缓解病痛,张卿……你认为这其中有蹊跷吗?”

    张安世想了想道:“应该还算合理,毕竟是陛下下旨,而这位耿侍郎奉旨推举,只要灵验与否,其实和他的关系不大。”

    朱棣点头道:“朕于是顺水推舟,便命这徐真人来南京,徐真人还真献上了丹药,并且一直在宫中为朕炼丹。你说,这里头……可有蹊跷?”

    张安世低头沉思,良久,才道:“其实……说的过去。”

    朱棣继而又点头道:“朕借故,还对这徐真人,进行了厚重的赏赐,甚至……还命人往福建布政使司,去修缮他的道观,花费钱财也是不少,甚至还打算,将其所供奉的两位神灵,也都册封为真人,这……也没有错吧?”

    张安世点头道:“陛下……确实没有什么蹊跷的地方。”

    朱棣微笑道:“可如果,这翰林随口一言,朕对其从善如流,乃是故意为之呢?”

    张安世:“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道:“至于这个侍郎,命他去访医,也是真故意默许呢?”

    张安世道:“……”

    朱棣道:“倘若,这徐真人被推举之后,朕命其来南京城,也是朕故意纵容呢?”

    张安世拧眉道:“陛下的意思是……其实……陛下一直都在按着他们的说的去做,而后故意想看看,他们的图谋是什么?”

    朱棣道:“当然想要看看,因为每一处……都合情合理,恰恰就是最大的不合理。”

    张安世道:“哪里不合理?”

    朱棣道:“历朝历代,方士进入宫廷,所炼的丹药,最终使皇帝早亡的事,经史之中屡见不鲜。无人可以靠丹药可以长寿,所谓的真人和仙人,倘若他们真有什么本领,自己早已得道,何须还要在宫中,为皇帝的长寿去劳心劳力。这等事……朕明白,可有的人,以为朕不明白。”

    朱棣顿了顿,意味深长地接着道:“可即便朕不明白,难道他们不会明白吗?他们是读书人,无论是那翰林,还有那侍郎,都是饱读诗书之人。何况朕几次对这徐真人故意大加的封赏,一份诏书,从草拟诏书的翰林,到负责传发的部堂堂官,大家只需看这诏书,其实就已心如明镜,知道怎么回事了。”

    “只是……张卿可知道……迄今为止,劝谏朕不吃这丹药者,唯有亦失哈一人而已?而其余人……却好像一下子,成了聋子,成了瞎子,人人都缄默不言,好像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这个徐真人,亦或者,好像朕突然用丹,成了应该的事一样。”

    张安世勐然醒悟,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:“会不会是……大家恐惧,所以不敢言?”

    朱棣突然斩钉截铁地道:“不,是因为有人在盼着朕死!”

    张安世:“……”

    这话,他就实在没法接下去说了。

    朱棣勾起一笑,却是显得自嘲,接着道:“平日里,有任何事,他们都敢言,朕每日接受到的弹劾奏疏,没有十本八本,也有三五本。从徐真人入宫迄今,已有大半年的功夫,可所有人都缄默不言,朕其实一直都在等,就等着有人来言此事,想看看……到底是朕的爱卿们愚钝,以至后知后觉呢。还是……所有人都在盼着朕驾崩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吃仙丹会早死这事,对于皇帝而言,可能未必是一个共识。

    毕竟各种皇帝对于吃丹药,都有一种特殊的癖好。

    可对读书人而言,却几乎属于某种共识,读书人最擅长的就是从经史之中来寻找经验教训,而经史之中,对于任何术士,可是没有一句好话的。

    基本上,若是翻开史册,你大抵就能知道,这所谓的术士,就是误国误民的小丑,而所谓的丹药,或者各色的红丸、黑丸之类,几乎形同于是毒药。

    现在……询问翰林,翰林表示可以寻访名医倒也罢了,派人去寻访,好死不死,寻到了一个炼丹的家伙,而这寻访之人,竟还是读书人出身的朝廷大臣。

    宫中的事,是不可能完全保密的,尤其是这么多份诏书,大抵也可让各部以及翰林的大臣们,能窥见一些蛛丝马迹。

    这些大臣,显然都是人精,即便朱棣没有挑明,其实他们也能揣摩到宫中发生什么了。
    第(1/3)页